最新新聞與活動
陳林幸虹採訪
2019年2月2日 上午6:10
 
台灣農業缺工問題,特別在酪農業,最為嚴重。農委會配合新南向政策,爭取外國人力補足,再次在勞動部闖關,近期勞動部諮詢小組已同意農委會的提案,預計酪農業引進外勞,最快7月可上路。不過,如此真的能夠解決農業缺工嗎?由於酪農外勞勞動部限制本、外勞比例,再加上酪農業相當辛苦,來台的外勞是否能夠適應,不會演變成「逃跑外勞」,後續都值得關注。#請聽記者陳林幸虹報導#

酪農業辛苦 本勞多不願意做

從事酪農業得一年365天擠乳,從清晨4、5時開始工作到上午9時,下午再從3時工作到晚上7時,一天兩次的榨乳,就得花近7個小時,其他時間還得準備牛隻的飼料,再加上清理牛床和處理牛隻排泄物,工作相當辛苦。

酪農業也被稱為是骯髒、危險、辛苦的3K產業,且由於只能趁著每一階段工作告一段落時稍微休息,即使月薪可達新台幣4萬,但許多新加入酪農業的員工,仍是沒做幾天就離職,最後還是只有牧場主人得扛起所有工作,因此長期面臨缺工問題。農委會輔導處副處長蘇夢蘭說:『(原音)農業的缺工有分季節性和常態性,季節性像是可能是5月荔枝上市,6月可能芒果,7月可能龍眼等等,它必須要短時間把水果採完才能上市,才不會爛掉,這是季節性的缺工。因此我們成立人力團,東家採完採東家,西家採完採南家,再採北家。至於畜牧業存在的是常態性,它不是只有季節,幾乎天天都有勞力需求,再加上污染程度比較大,也比較辛苦,這部分我們才會去考慮用外勞,也就是國人不大願意做,所以才會考慮引進外勞的必要性。』

農委會重啟酪農業外勞提案 終在勞動部闖關成功

為解決酪農業缺工問題,農委會曾經在2016年向勞動部提出申請外勞的需求,但勞動部以農委會應該先尋找國內勞動力替代而打了回票。今年農委會重提,有備而來,備妥相關數據資料,終於在1月30日勞動部咨詢小組會議上,成功說服諮詢小組,准許開放酪農業及農業外展外勞試辦計畫,各可引進400名外勞,預計最快7月可上路。

不過,引進酪農外勞,勞動部也有但書。首先是規劃想申請外勞的酪農業雇主,必須登記有案且飼養80頭以上的乳牛,另外,得再加上雇主本人需要聘僱4名本勞,才能申請外勞。

中華民國酪農協會理事長洪長進受訪表示,由於外勞在語言溝通以及技術指導,都得花比較多的時間,因此酪農業者也會比較喜歡聘用本勞,但最後本勞願意投入的實在太少,像是他自己的牧場,多是聘用外籍配偶,但是越南外籍配偶難吃苦,再加上得兼顧孩子,常做沒多久就離職,因此酪農業才會爭取引進外勞,希望能夠打開農業外勞這扇門。洪長進說:『(原音)事實上,長期以來,目前在牧場工作的人員,我們都是要透過訓練,有一段時間之後,才慢慢的能把工作上手,很多細節,包括管理、薪資、工作項目以及工作時間,這些部分還是要去溝通,因為牧場的工作,畢竟是和一般外面上班的人來說,是不一樣的。』

酪農業對於開放外勞 期待又怕受傷害

對於政府願意開放酪農外勞,業者既期待又怕受傷害。洪長進也表示,他自己也有600多頭乳牛,僱用的工人,有一半以上是鄰近地區外配來兼職,最資深的工人還是印尼籍外配。洪長進也指出,開放酪農外勞雖然可能解決缺工的問題,但語言不通造成的工作障礙,或是外勞能否適應,都是業者計畫僱用外勞時得列入考慮的因素。洪長進說:『(原音)細部條件得跟勞動部和農委會談,因為我們還是要透過仲介,仲介的好與壞,也牽扯外勞的品質。不能是阿貓、阿狗就隨便仲介進來,這也是不行的。我們好不容易訓練他會做了,然後他做不下去,跑了,怎麼辦?』

在業者積極爭取下,引進酪農外勞終於獲得政府首肯。不過,面對未來外勞引進的前置作業能否完善,以及後續各項管理問題等,能否有效掌控,都考驗著政府和業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