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新聞與活動
13:23 2019/12/17 工商 邱琮皓
 
勞權意識抬頭,當勞工在職場上遇到不公平對待,逐漸透過申訴管道尋找解決之道,但在職場上遇到言語霸凌等,仍多選擇吞忍,勞動部表示,受僱者執行職務遭受不法侵害並不是無法可管,從勞動基準法、職業安全衛生法中,都有法可管,而且如果雇主漠視職場霸凌情況,最高可處15萬元罰鍰。

陳小姐(化名)是一家公司的新進員工,在工作摸索期,對於長官的指示都戰戰兢兢,但在工作逾半年、「蜜月期」過後,她發現長官再給予工作指示時,言語用字開始越來越「超過」,甚至還會在半夜、周末假日時,時不時接到主管打來的情緒電話。

她說,常常是沒來由的抱怨一陣,然後也不聽解釋就掛電話,下班、休假的心情常被影響,甚至還從別的同事那邊聽到,主管時不時會在背後酸她「做這麼一點工作又有什麼了不起」、「我們以前loading(工作量)都比這大」,這些酸言酸語在陳小姐耳裡聽來相當心酸,因為她其實肩扛2個人的工作量,再加上主管叫不動前輩、就是輪到她做,導致她每天都在無償加班。面對在這種工作環境,陳小姐感到相當沮喪。

職場霸凌在台灣仍不是個「顯學」,但在各國已經有嚴肅討論,亞洲鄰近國家日本,更是因為出現社會案件反應職場霸凌險象,而讓政府正視問題。依照歐盟、國際勞工組織、以及歐美各國的職場暴力預防相關指引,職場霸凌大致分為肢體暴力、語言暴力、心理暴力與性騷擾等四類。據勞動部調查發現,受僱者暴露於職場暴力情況比例,依序是言語暴力、心理暴力、性騷擾、以及肢體暴力。

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為了預防勞工在執行職務遭受不法侵害,也有「執行職務遭受不法侵害預防指引」。依照指引,當勞工遭遇疑似職場不法侵害事件時,事業單位必須立即處理、即時隔絕暴力,並且同步協助受害者,在24小時之內填寫「職場遭受不法侵害通報表」,並且視事件樣態召集相關人員組成處理小組。

除了企業可依循指引設置預防措施,其中有檢核表,可以讓主管或勞工從中檢視是否正在遭受不法侵害,只要確認的項目越多,就表示在職場遭受不法侵害的情況越嚴重。

勞動部指出,期望雇主可以落實法令規定,確保工作者的工作安全及身心健康,這預防指引是根據《職業安全衛生法》第6條第二項所訂,適用範圍為職安法規範的各業別工作者,也就是如果事業單位、雇主,未依照指引訂出預防措施,且限期未改善,依法可處3萬元至15萬元罰鍰。

(工商 )